9月12日讯 国家体育总局、公安部联合召开足球职业联赛“假赌黑”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,中国足协随后公布了多达60人的禁足名单,其中43人终身禁止在我国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活动,另17人则被禁足五年。《羊城晚报》撰文认为,中国足球的根基需要持续监管和维护,否则“旧病复发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
中国足球有太多的问题,“假赌黑”则是最深层、最亟待解决的问题,它渗透在足球发展从上至下的各个环节,败坏了整个足球生态。这份禁足名单的公布,可以被视为此前系统性调查的一个阶段性结果,对所有足球行业的从业者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警示。但是,仅有禁业和警示,对当下的中国足球来说,仍然远为不够。
中国足球的司法介入,不能只是“一次性”的,而需要深入和长期持续。在这次的禁足名单中,有一个名字格外显眼:沈刘曦此前就已经因为在2006年踢假球而被处以终身禁足、入狱五年的处罚,此番当他被再次通报,却已经摇身一变,开设起了足球相关的赌场。沈刘曦“二进宫”,而且都是和足球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,这显示出禁足令和监管的适用范围和执行力度,还有一定的不足。
中国足球第一次大规模的反赌扫黑风暴,发生在2009年。15年过去,中国足球的成绩不仅没有上升,而且“跌跌不休”,不知何处才是谷底。这次名单规模翻倍,而且还可能继续扩大的禁足名单,同样不可能是结束。
从陈戌源、于洪臣、李铁们交代的内容来看,关于受贿、行贿、假球的交易,都是在非常私人的场合达成的,至今也几乎鲜有足坛贪腐案件是靠举报得以揭示的。而更深层的监督,则是足协的管辖权和执法权难以企及的。更何况,足球管理者身兼“裁判”和“运动员”的双重身份,一直被认为是最大的“明患”,就连国际足联都难以幸免,何况中国足协?
《羊城晚报》总结认为,司法介入这类外部干预,当然也可能给足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,诸如限制行业的创新和灵活性,或者导致决策效率的降低,但比起中国足球当下的沉疴困境,这些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。当然,持续司法介入的方式、力度,仍有相当的弹性和选择空间,但中国足球的根基需要持续监管和维护,否则“旧病复发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,这一点值得未雨绸缪。